×
高级产品搜索菜单

【测评文章】CY DOCK MB842MP-B 2盘位 M.2 NVMe SSD硬盘抽取盒
日期: 2024.10.10

 
 

过去一段时间,SSD价格大幅滑落,不少人添购新的SSD更换,淘汰下来的M.2 NVMe SSD除了接在USB或雷电外接盒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让它善用?以往当我们想让NVMe SSD实现类似SATA外接的即插即用似乎有点遥远,去年ICY DOCK推出满足这类需求的硬盘抽取盒,今年,这系列产品更加进化,看到官网或购物网站的介绍,好奇之下也拿了一组来试玩看看。

根据原厂官网的说明,这组硬盘抽取盒需要主板或搭配的板卡能支持PCIe拆分功能,新一代的Z790/X670主板或Server/Workstation主板大多支持,不过早期主板需自行翻阅说明确认是否支持?否则安装后系统大多只能辨识到其中一组NVMe SSD。

 
 

官网描述中特别针对PCIe拆分功能再度详细的说明,以避免使用者不清楚。其实我最喜欢这款硬盘硬盘抽取盒是它的快速抽取设计,这是接在主机板上使用时无法感受到的好处。

 
 

 MB842MP-B将PCIe x8或x16扩展插槽转换为无螺丝安装M.2 NVMe硬盘托架,让您无需打开机箱即可更换M.2 NVMe SSD。

注意:您的主板或转接卡需要支持PCIe拆分模式(PCIe 16x插槽为 x4、x4、x4、x4或PCIe x8插槽为x4、x4)

 
 
 

一般的M.2硬碟是安装在主板或转接卡上,并使用小螺丝固定。安装过程非常麻烦且耗时。MB842MP-B硬碟抽取盘设计利用 PCle 插槽使 M.2SSD安装和拆卸过程完全无忧。

这款硬盘硬盘抽取盒最长可支持22110长度,因此对于那些资料中心等级或企业级的SSD而言,正好提供另一使用环境的搭配选择,官网中同时也图示它的散热机制效果。

 
 
 
 

与其它ExpressSlot Elite系列产品一样,这款硬盘硬盘抽取盒提供了金属结构设计,可避免使用过程中外力因素导致硬盘抽取盒结构变形。此外,提供独立使用状态指示灯及机箱硬盘灯号串接头,一切都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更了解搭配的SSD的使用情况。它的基本产品特点,最让印象深刻的还是原厂提供五年质保,在目前这个计算机产品生命周期常常快速中止的时代中,算是负责任的厂商。

 

 

 
 
 

 MB842MP-B在每个硬盘抽取盒上都有硬盘状态LED 指示灯,以显示硬盘功率和活动。当没有检测到硬盘时,LED将自动关闭以节省能源。

 
 
 

可选的2 pin HDD 状态信号输出(不包含线材)允许您将硬碟状态儥号传输至电脑机箱或LED 面板,并在所需位置提供替代图

 
 
 
 
 
 
 

• 适合2 x M.2 PCIe NVMeSSD(2230、2243、2260、2280、22110)

• 使用1个PCIe 3.0/4.0 x8或x16插槽(PCIe x16需要PCIe拆分x4、x4、x4、x4和PCIe x8 需要x4、x4才能访问两个硬盘)

• 可安装到单个全高PCIe扩展槽中

• 可抽取式托盘&免工具安装设计,便于维护

• 鹰钩锁设计将硬盘固定在硬盘转接架中

• EMI接地–保护硬盘免受电磁损坏

• 电源主动技术(APT)-通过在未安装硬盘时关闭设备来节省电源

• PCIe接口同时提供电源和数据传输,以减少电缆杂乱

• 内置导热硅胶片将热量从硬盘传导到金属托盘散热

• 可选的硬盘活动信号输出,可让您在机箱前随时查看硬盘运行状态

• 行业领先的5年保修

• 由专业客服为您提供免费技术支持

 
ToughArmor系列
 
 

官网规格表中可以看到最高支持到PCIe 4.0,传输速率最高达64Gbps,显然公司经过上一代的销售实证后,做了进一步明显的产品区隔。

 
 
 

以下利用手机简单拍照,若有伤眼处,敬请见谅。

 

外纸盒为环保纸盒,粘上产品信息的贴纸,公司LOGO在纸盒正面左下方。贴纸上可以看到标示产品型号、免工具及轻松安装等图示,美中不足的是贴纸上方的质保年限(3年)错误,与官网标示的五年质保明显落差,易造成使用者误解。

 
 
 
 

外纸盒背面贴纸提供9国文字说明,这次使用的是双盘位硬盘硬盘抽取盒,型号为MB842MP-B。

 
 
 
 

打开外纸盒,可以看到装在静电袋的硬盘硬盘抽取盒,外面以缓冲泡棉包覆,同时也可以看到一组导热垫。

 
 
 
 

仔细瞧瞧板卡上的硬盘硬盘抽取盒设计,正上方全部都是金属制有助于热传导,磨砂黑色外框可避免沾上指纹印影响美观。PCIe插槽为x8界面,可向下相容于PCIe x4插槽。

 
 
 
 

板卡背面也有镂空部分,可以避免SSD积热。

 
 
 
 

板卡侧视可见到硬盘抽取盒正面散热孔延续ExpressSlot Elite 的风格,鹰勾式开关的确是省力设计,亦是金属制,提供了持久的耐用度。

 
 
 
 

拿出硬盘抽取盒,仔细观察板卡的串连处,接孔做的也很精致。

 
 
 
 

硬盘抽取盒正、反两面都是金属制,当装上SSD后,可透过导热垫迅速地将废热传导至硬盘硬盘抽取盒上予以散热。

 
 
 
 

拿开硬盘抽取盒的上盖,可以看到整个硬盘抽取盒内部的结构设计,右边有一推轨,当装入SSD时,可往左推至SSD固定孔将其固定。

 
 
 
 

硬盘抽取盒内部前端有一小突起,可用来固定NVMe SSD的安装。

 
 
 
 

SSD安装示意图,记得SSD主控端一定要贴上导热垫,才能牢牢固定。盖上了上盖就可以准备装进板卡。

 
 
 
 
 
 

推入SSD后,记得要压紧,才可以按下硬盘抽取盒正面的开关处予以固定进板卡。

 
 
 
 

开机通电后,若SSD在正常运行的话,就可以看到硬盘抽取盒指示灯亮起。若有读/写时,指示灯会闪烁。

 
 
 
 

开箱结束,上机去。

 
 

 

文初曾提及这组硬盘抽取盒需要主板或搭配的板卡支持PCIe拆分功能,以ASUS Z790或X670系列主板为例,它的高阶主板上虽然提供两条PCIe x16插槽,但是若直接接在卡上的PCIe 5.0 PCIe x16插槽中,只能显示其中一组硬盘抽取盒可使用。

必须将其接在主机板上的PCIe x4或PCIe x16插槽,同时在主板的BIOS开启Hyper M.2或是Dual M.2 SSD功能,才可以在主板或系统中正确辨识到两条NVMe SSD可使用。

 
 
 
 
 

测试环境简述:

M/B: ASUS ROG Maximus Z790 Hero BIOS 0904

CPU: i7-13700K O.C. P-Core oc 5.6G, E-Core 4.4G

RAM测试组: TEAMGROUP 十铨 T.FORCE Delta RGB DDR5-7200 24GBx2

OS SSD: Samsung 990 PRO 2TB

SSD测试组: Samsung 980 PRO 2TBx2

Case: Corsair Airflow 7000D

OS: Windows 11 Enterprise 22H2 64-bit

Driver: Windows Default NVMe Driver

CrystalDiskinfo显示硬盘抽取盒的两条SSD传输模式皆为PCIe 4.0 x4。

 
 
 
 
 

仅贴上Laird Tflex 300 1mm厚度导热垫,密闭机箱内连续高负载测试下,最高温度为摄氏69度,比之前自己在主机板上测试的70度略低,大面积的金属外接盒的导热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AIDA64 Read Test Suite,设定档案容量为1MB及8MB测试。

第一条SSD随机读取速率约4940~5718MB/s,第二条SSD随机读取速率约3824~5281MB/s,不过第二条因已存放约1.2TB的资料,读取速率降低本就不意外。

 
 
 
 
 

AIDA64 随机读写测试,设定档案容量为8MB。

线性读取曲线算蛮平稳,平均读取速率5666MB/s;线性写入曲线跟内接使用的图形很像,平均写入速率2284MB/s。

 
 
 
 
 

AIDA64 随机读写测试,设定档案容量为8MB。

随机读取曲线中段附近浮动幅度稍大,平均读取速率5609MB/s;随机写入曲线除容量25%附近浮动幅度稍大,其它尚属稳定,平均写入速率3986MB/s。

 
 
 
 
 

AJA 设定影片格式为3840*2160 4K RED HD分辨率,编码为16bit RGB,从256MB~64GB全测一轮,抓取几项结果。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设为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测试时勾选Write-Thru选项,1GB~32GB全测一轮,与内接时相比,效能损耗没有太多。

 
 
 
 
 

AS SSD设定档案大小为1GB,并测试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循序读写速率5679及4051 MB/s,4K QD1读取21931 iops,4K QD1写入56440 iops。

 
 
 
 

Copy Benchmark 测试:ISO读取速率3828MB/s、程序载入速率1266MB/s。

 
 
 
 

Compress Benchmark 测试:写入曲线波动幅度较大,读取曲线稍稳定。

 

 
 
 
 

ATTO Diskbenchmark设定档案长度为64K、64MB、256MB、512MB、1GB、2GB、4GB及32GB,选定Overlapped I/O,队列深度4 (QD4)模式予以测试。

读取速率最快6.42GB/s、写入速率最快4.63GB/s。与内接相比,读取速率略快但是写入速率比内接速率略慢些。

 

 
 
 
 

CrystalDisk v8.0.4设定为NVMe SSD型态,选取Default (Random)模式,测试64MiB、512MiB、1GiB、2Gib、4GiB、8GiB、16GiB及64GiB。

 

Seq Q8T1循序读取速率落在6752~6879MB/s、写入速率4943~4960MB/s。4K Q1T1读取速率93~94MB/s、写入速率235~250MB/s。

 
 
 
 

ezIOmeter设为干净的全盘环境测试,循序读取速率平均约6675MB/s、平均写入速率约4381MB/s;4K QD32随机读取最快可达1182K IOPS、随机写入最快为881K IOPS。

 
 
 
 

HDTune v5.75设定档案容量为8MB,各测试选项结果值如下图。

循序读写测试项目:读取曲线尾段略有小浮动,平均读取速率5920MB/s;写入曲线在SLC Cache耗尽后降速的写入曲线与内接相似,平均写入速率2267MB/s。

 
 
 
 
 

随机读写测试项目

 
 
 
 
 

额外读写测试项目

 
 
 
 
 

File Benchmark选项以Block Size 512MB档案长度为基准,设定50MB、500MB、2000MB及4000MB进行Mixed资料型态的测试。

 
 
 
 

PCMark 8测试:分数5099,频宽为845MB/s,比起内接测试的数据略快些。

 
 
 
 

PCMark 10测试,测试系统盘及资料盘两种模式。

系统盘分数为2403、频宽为380MB/s,测试的数据与内接相比耗损率略大。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单一SSD测试下得到2889分。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单一SSD测试下得到2889分。

 
 
 
 

TxBench设定档案长度64MB、512MB、4GB及32GB,测试随机资料型态结果。

 
 
 
 

测试至此,作个简单的测试结论:

 
 

优点

 

1. 双盘位NVMe SSD设计,最大支持到22110长度,提供最大的使用弹性。

2.免工具的SSD安装设计,方便维护,且提供直观式或是机箱转接读写灯号。

3. 延续前即插即用设计,扫除内接式NVMe SSD无法提供热插拔的便利。

4. 金属材质设计,提供硬盘抽取盒坚强保护及有助于热传导让运作废热降低。

5. 若使用环境支持,可以同时使用两组SSD作成Soft RAID或个别使用,降低多槽使用不便。

6. 官方提供5年质保,算是目前同类产品中保固期最长的硬盘抽取盒产品。

 
 

缺点

 

1. 若使用环境不支持或不会设定PCIe拆分,只能当单盘使用。

2. 若能提供两组不同厚度的导热贴各两片,而不是仅各一片,应该感觉会更贴心。

3. 虽然采雾黑色系,上、下盖还是可能会留下指纹,建议以后若采雾黑设计可以减少指纹残留感。

 
 

以上不专业之简单测试到此结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评希望厂商能见谅,本文不作笔战用,若有指教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MB840TP-B ToughArmor MB852 M2PO-B ToughArmor MB872MP-B ToughArmor MB873MP-B ToughArmor MB840M2P-B
高级产品搜索菜单
提交 清除 取消
找不到合适的产品?提交您的请求HERE
ICY DOCK使用cookies来确保您在我们的网站上为您提供最佳体验。了解更多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