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仅贴上Laird Tflex 300 1mm厚度导热垫,密闭机箱内连续高负载测试下,最高温度为摄氏69度,比之前自己在主机板上测试的70度略低,大面积的金属外接盒的导热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
![]() |
AIDA64 Read Test Suite,设定档案容量为1MB及8MB测试。 第一条SSD随机读取速率约4940~5718MB/s,第二条SSD随机读取速率约3824~5281MB/s,不过第二条因已存放约1.2TB的资料,读取速率降低本就不意外。 |
![]() |
![]() |
AIDA64 随机读写测试,设定档案容量为8MB。 线性读取曲线算蛮平稳,平均读取速率5666MB/s;线性写入曲线跟内接使用的图形很像,平均写入速率2284MB/s。 |
![]() |
![]() |
AIDA64 随机读写测试,设定档案容量为8MB。 随机读取曲线中段附近浮动幅度稍大,平均读取速率5609MB/s;随机写入曲线除容量25%附近浮动幅度稍大,其它尚属稳定,平均写入速率3986MB/s。 |
![]() |
![]() |
AJA 设定影片格式为3840*2160 4K RED HD分辨率,编码为16bit RGB,从256MB~64GB全测一轮,抓取几项结果。 |
![]()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设为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测试时勾选Write-Thru选项,1GB~32GB全测一轮,与内接时相比,效能损耗没有太多。 |
![]() |
![]() |
AS SSD设定档案大小为1GB,并测试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循序读写速率5679及4051 MB/s,4K QD1读取21931 iops,4K QD1写入56440 iops。 |
![]() |
![]() |
Copy Benchmark 测试:ISO读取速率3828MB/s、程序载入速率1266MB/s。 |
![]() |
Compress Benchmark 测试:写入曲线波动幅度较大,读取曲线稍稳定。
|
![]() |
ATTO Diskbenchmark设定档案长度为64K、64MB、256MB、512MB、1GB、2GB、4GB及32GB,选定Overlapped I/O,队列深度4 (QD4)模式予以测试。 读取速率最快6.42GB/s、写入速率最快4.63GB/s。与内接相比,读取速率略快但是写入速率比内接速率略慢些。
|
![]() |
CrystalDisk v8.0.4设定为NVMe SSD型态,选取Default (Random)模式,测试64MiB、512MiB、1GiB、2Gib、4GiB、8GiB、16GiB及64GiB。 |
Seq Q8T1循序读取速率落在6752~6879MB/s、写入速率4943~4960MB/s。4K Q1T1读取速率93~94MB/s、写入速率235~250MB/s。 |
![]() |
ezIOmeter设为干净的全盘环境测试,循序读取速率平均约6675MB/s、平均写入速率约4381MB/s;4K QD32随机读取最快可达1182K IOPS、随机写入最快为881K IOPS。 |
![]() |
HDTune v5.75设定档案容量为8MB,各测试选项结果值如下图。 循序读写测试项目:读取曲线尾段略有小浮动,平均读取速率5920MB/s;写入曲线在SLC Cache耗尽后降速的写入曲线与内接相似,平均写入速率2267MB/s。 |
![]() |
![]() |
随机读写测试项目 |
![]() |
![]() |
额外读写测试项目 |
![]() |
![]() |
File Benchmark选项以Block Size 512MB档案长度为基准,设定50MB、500MB、2000MB及4000MB进行Mixed资料型态的测试。 |
![]() |
PCMark 8测试:分数5099,频宽为845MB/s,比起内接测试的数据略快些。 |
![]() |
PCMark 10测试,测试系统盘及资料盘两种模式。 系统盘分数为2403、频宽为380MB/s,测试的数据与内接相比耗损率略大。 |
![]() |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单一SSD测试下得到2889分。 |
![]() |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单一SSD测试下得到2889分。 |
![]() |
TxBench设定档案长度64MB、512MB、4GB及32GB,测试随机资料型态结果。 |
![]() |
测试至此,作个简单的测试结论: |
优点
1. 双盘位NVMe SSD设计,最大支持到22110长度,提供最大的使用弹性。 2.免工具的SSD安装设计,方便维护,且提供直观式或是机箱转接读写灯号。 3. 延续前即插即用设计,扫除内接式NVMe SSD无法提供热插拔的便利。 4. 金属材质设计,提供硬盘抽取盒坚强保护及有助于热传导让运作废热降低。 5. 若使用环境支持,可以同时使用两组SSD作成Soft RAID或个别使用,降低多槽使用不便。 6. 官方提供5年质保,算是目前同类产品中保固期最长的硬盘抽取盒产品。 |
缺点
1. 若使用环境不支持或不会设定PCIe拆分,只能当单盘使用。 2. 若能提供两组不同厚度的导热贴各两片,而不是仅各一片,应该感觉会更贴心。 3. 虽然采雾黑色系,上、下盖还是可能会留下指纹,建议以后若采雾黑设计可以减少指纹残留感。 |
以上不专业之简单测试到此结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评希望厂商能见谅,本文不作笔战用,若有指教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