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产品搜索菜单

硬盘柜中使用多种硬盘盒的性能
日期: 2021.12.08

3.硬盘柜时延指标
时延有平均时延和最大时延,数值越低越好。硬盘柜平均时延计算公式是整个应用或者测试过程中所有命令响应时间总和除以命令的个数,反映的是SSD总体平均时延性能;硬盘盒最大时延取的是在测试周期内所有命令中响应时间最长的那笔,反映的是用户体验,例如最大时延影响应用通过操作系统操作SSD时有无卡顿的用户体验。硬盘扩展时延上了秒级,用户就会有明显的卡顿感知。
 
4.硬盘柜服务质量指标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表达的是时延“置信级”(Confidence Level),在测试规定的时间内使用2个9(99%)到5个9(99.999%)的百分比的命令中最大的时延(Max Latency),也就是最慢的那条命令的响应时间。整体上看,一个SSD盘QoS时延分布整体越靠左越好,即时延越小越好。

对消费级硬盘柜来说,用户对时延要求可能不是很高。但对企业级硬盘柜来说,像数据中心(DataCenter)等企业应用对时延的要求很敏感,比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互联网应用,时延的大小关乎用户体验和互联网应用快慢的问题。这种类型的应用对IOPS和吞吐量并不十分敏感,而更在乎时延(包括平均时延、最大时延或服务质量等指标)。

 
5.硬盘柜性能数据一览
我们来看一组性能测试数据,包括SSD硬盘柜、HDD硬盘柜和SSHD(SSD和HDD混合硬盘柜)的性能数据。

测量指标包括空盘(FOB,Fresh out of Box)硬盘柜硬盘柜满盘下的IOPS、吞吐量、平均时延和最大时延。
测试空盘硬盘盒IOPS用的测试模式是“RND 4KB 100%W”,即4KB(二进制4KB,即4096字节)随机100%纯写。
测试满盘硬盘盒下IOPS,用了三种测试模式,分别为:
1)RND 4KB 100%W:数据块大小为4KB的写命令,100%随机写;
2)RND 4KB 65:35RW:数据块大小为4KB的读写命令,65%的读,35%的写,硬盘盒混合随机读写;
3)RND 4KB 100%R:数据块大小为4KB的读命令,100%随机读。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对HDD和SSHD硬盘柜,满盘下和空盘下写的IOPS相差不大(都很糟糕),而对SSD来说,满盘和空盘写的IOPS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对HDD硬盘柜来说,满盘后,没有垃圾回收操作,所以空盘和满盘下写的性能差不多;但对SSD来说,满盘后,写会触发垃圾回收,导致写性能下降。

对消费级SSD硬盘柜来说,商家给的测试数据一般是空盘下测试的数据,数字相当好看,“最高可达”常挂嘴边。新买的盘,我们测试时会发现硬盘盒性能和商家标称的差不多,但随着盘的使用,会出现掉速问题。垃圾回收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可能就是SLC缓存用完了,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

对企业级SSD硬盘柜来说,客户更关注的是稳态性能,即硬盘柜满盘性能。所以,商家给出的性能参数一般是满盘数据,“最高可达”字眼消失。我们可以从有没有“最高可达”来快速判断一个盘是企业级硬盘柜还是消费级硬盘柜

高级产品搜索菜单
提交 清除 取消
找不到合适的产品?提交您的请求HERE
ICY DOCK使用cookies来确保您在我们的网站上为您提供最佳体验。了解更多
我同意